《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第一章第一節要點
來源: 作者: 時間:2022-4-15 閱讀:
★新青(qing)年創(chuang)刊時間: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ang)辦(ban)《青(qing)年雜志(zhi)》(后改名《新青(qing)年》)。
★初期新(xin)文化運動的(de)基(ji)本內(nei)容(rong):提(ti)倡(chang)提(ti)倡(chang)民主和科(ke)學(xue)(xue),反對(dui)(dui)專(zhuan)制和迷信盲從;提(ti)倡(chang)個(ge)性解放(fang),反對(dui)(dui)封建(jian)禮教(jiao);提(ti)倡(chang)新(xin)文學(xue)(xue),反對(dui)(dui)舊文學(xue)(xue),實行文學(xue)(xue)革命(ming)。
★新(xin)文化運動(dong)提(ti)出的(de)兩大基本口號:一曰民主,二曰科學,即德先生(Democracy)和(he)賽先生(Science)。
★初期新文化(hua)運動的另(ling)一項(xiang)主(zhu)要(yao)內容是文學革命。
★1918年5月(yue)魯迅率先在《新青年》上發表(biao)白話小說《狂(kuang)人(ren)日(ri)記(ji)》,對吃人(ren)的封(feng)建禮教進行了血淚控訴和(he)無(wu)情鞭撻,成為文(wen)學革命形式和(he)內容(rong)相(xiang)結合的典范。
★李大釗是(shi)在中國大地上(shang)舉起(qi)十月社會主(zhu)義(yi)革命(ming)旗(qi)幟(zhi)的第(di)一人,是(shi)中國最早的馬克(ke)思主(zhu)義(yi)傳播(bo)者。他(ta)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shi)赤旗(qi)的世界(jie)!”
★中國(guo)在巴黎和(he)會上的外(wai)交失敗,是五四運(yun)動的直接導火線。
★1919年(nian)5月(yue)4日(ri),北(bei)京學生(sheng)3000余人(ren)齊集天安(an)門(men)前舉行示威。五四運動(dong)爆發。
★五四(si)運動(dong)是近代中國(guo)革命(ming)史(shi)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shi)件(jian),標志(zhi)著新民主主義革命(ming)的偉大開端。
★五(wu)四(si)運動孕(yun)育(yu)了以愛國(guo)、進(jin)步、民(min)主、科學為(wei)主要(yao)內容的偉大(da)五(wu)四(si)精神,其核心是愛國(guo)主義(yi)精神。
★在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zhu)義(yi)思想運(yun)動中,李大創起著主(zhu)要作用。
★1919年(nian)9月、11月,李(li)大創在(zai)《新青年(nian)》第(di)六(liu)卷第(di)五號、第(di)六(liu)號上(shang)連續發表《我的馬克思(si)(si)(si)主(zhu)義觀》一文。該(gai)文的發表,不但表明李(li)大釗完成從(cong)民主(zhu)主(zhu)義者(zhe)向馬克思(si)(si)(si)主(zhu)義者(zhe)的轉變,而且標志著(zhu)馬克思(si)(si)(si)主(zhu)義在(zai)中國進入比較系統的傳播階段。
★在中(zhong)國早期馬克思主義(yi)者的隊(dui)伍中(zhong),李大釗、陳獨秀屬于先驅者和(he)擎旗人,毛澤(ze)東(dong)、蔡和(he)森、鄧中(zhong)夏、瞿(ju)秋白、周(zhou)恩(en)來等五四運動中(zhong)比(bi)較年(nian)輕的左翼骨(gu)干(gan)則是(shi)其(qi)主體部(bu)分。
★1918年(nian)4月(yue),毛澤東與蔡和森等(deng)人在長沙發起組織新民學(xue)會(hui),規定(ding)學(xue)會(hui)的(de)宗旨(zhi)是(shi)“革新學(xue)術(shu),砥礪品(pin)行,改良人心風俗”。
★1919年9月,周(zhou)恩(en)來發(fa)起(qi)成立覺悟社,介紹和研究新思潮。
★在學(xue)習和(he)傳播馬克(ke)思主義(yi)的過程中(zhong),李達、鄧(deng)中(zhong)夏(xia)、蔡和(he)森、楊(yang)匏安、高君宇、惲代英、瞿秋(qiu)白、趙世炎、陳潭(tan)秋(qiu)、何叔(shu)衡(heng)、俞秀松(song)、向警予、何孟雄、李漢俊、張(zhang)太雷、王盡(jin)美、鄧(deng)恩銘、張(zhang)聞天、羅(luo)亦(yi)農等(deng)一大(da)批先進分(fen)子,先后走上無產階級革命道路(lu),成為馬克(ke)思主義(yi)者。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