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為何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來源:蒲公英 作者: 時間:2020-2-14 閱讀: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通過社交媒體推特發布了其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英文名稱:COVID-19 。
-
COVI是冠狀病毒(Conora Virus)英文縮寫
-
D是英文(wen)疾病一(yi)詞的首(shou)個字母
-
2019年代表首次發現或報道的年份
中文(wen)可以翻譯為“2019冠狀(zhuang)病毒(du)病”。
命名原因
該推文(wen)表示:“根據世衛(wei)組(zu)織(zhi)與世界動物(wu)衛(wei)生(sheng)組(zu)織(zhi)和糧農組(zu)織(zhi)之間商(shang)定的(de)準則,我們必(bi)須找(zhao)到(dao)一個(ge)不涉及地理位(wei)置(zhi)、動物(wu)、個(ge)人(ren)或(huo)人(ren)群的(de)名(ming)稱,這一名(ming)稱應易于(yu)發音,并且與該疾病(bing)有(you)關。”
推文說:“擁有一個名稱很重要,可(ke)以防(fang)止(zhi)使用(yong)(yong)其(qi)他可(ke)能不準確或帶有恥辱的名稱。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標準格(ge)式,可(ke)用(yong)(yong)于將來發生的任何(he)冠(guan)狀病毒疫情。”
世(shi)界(jie)衛生組織發言人(ren)沙伊布今(jin)天(tian)在日內瓦表示,對冠狀(zhuang)病毒的(de)(de)了解仍處于早期(qi)階段,現在還不完全清(qing)楚(chu)這一病毒的(de)(de)潛(qian)伏期(qi)會持續多久。參加(jia)日內瓦研究與(yu)創新論(lun)壇的(de)(de)專家將(jiang)在今(jin)明兩天(tian)討論(lun)疫情的(de)(de)這一方面(mian)和其(qi)他(ta)許(xu)多問題。
nature網站的評論
對(dui)此,nature網站發表評(ping)論表示,世(shi)界衛生組織的(de)這(zhe)個正式(shi)命名,將取代過去幾周(zhou)中針對(dui)該(gai)新(xin)興疾病的(de)各種(zhong)表達方式(shi)。此前的(de)名稱中,多包(bao)含新(xin)型(Novel)的(de)描(miao)述,但(dan)是,由于這(zhe)樣(yang)的(de)病毒還會(hui)繼續從動物傳播到人類(lei),因(yin)此這(zhe)種(zhong)冠狀病毒不會(hui)長(chang)期保持(chi)新(xin)穎。
瑞(rui)士日(ri)內瓦世界(jie)衛生組(zu)織首席(xi)科(ke)學家(jia)Soumya Swaminathan解釋說(shuo),冠狀(zhuang)病(bing)毒(du)有很多,這(zhe)種命名方式(shi)將為(wei)將來(lai)提(ti)及新的(de)冠狀(zhuang)病(bing)毒(du)疾(ji)病(bing)提(ti)供一(yi)種格(ge)式(shi)。她說(shuo):“病(bing)毒(du)名稱是由國際病(bing)毒(du)學家(jia)小組(zu)命名的(de),他們研究(jiu)病(bing)毒(du)分類法。” “但最(zui)為(wei)重要(yao)的(de)是,要(yao)為(wei)這(zhe)種疾(ji)病(bing)起個所(suo)有人都使用的(de)名字(zi)。”
此前的命名
最近,2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命名事宜的通知,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稱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NCP”。
解讀:世衛組織對新冠病毒疾病的命名
為疾病(bing)(bing)取名字(zi)是一件嚴肅而復(fu)雜的事情(qing),而且可能(neng)會(hui)產生一定經濟(ji)和(he)社會(hui)影響(參考:K. Fukuda et al. Namingdiseases: First do no harm. Science. 08 May 2015:Vol. 348, Issue 6235, pp. 643)。本(ben)文將簡要解讀世界衛生組織對此類疾病(bing)(bing)的命名。
關于疾病的分類和命名
世界(jie)衛生(sheng)組織對新(xin)的(de)疾(ji)病(bing)的(de)名稱進行分(fen)類(lei)和命名。世界(jie)衛生(sheng)組織管理著一系列分(fen)類(lei)性文件,包括《疾(ji)病(bing)的(de)分(fen)類(lei)》(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ICD是發(fa)現全(quan)球健康趨(qu)勢及統計的(de)基(ji)礎、報告疾(ji)病(bing)及健康狀(zhuang)況(kuang)的(de)國際(ji)標(biao)準。ICD是用(yong)于(yu)所有臨床和研(yan)究目的(de)的(de)診斷(duan)分(fen)類(lei)標(biao)準。ICD定義(yi)了廣泛(fan)的(de)疾(ji)病(bing)、病(bing)癥、損傷以及及其健康狀(zhuang)況(kuang),以全(quan)面、分(fen)級的(de)模式進行列示(shi),從而實現:
容易(yi)地存(cun)貯、提取(qu)和分(fen)析(xi)健康信息,基于證據作出(chu)決定(ding);
在醫院、地(di)區(qu)、國家之(zhi)間分(fen)享和比較(jiao)健康信(xin)息(xi);以及在不同(tong)時期的相同(tong)地(di)點之(zhi)間進行數據(ju)比較(jiao)。
世界(jie)衛生組織發布了“Best Practices for the Naming of New HumanInfectious Diseases”(2015年5月),以使得疾病(bing)名稱對貿易、旅行等產生最小的不必要(yao)負面影響,并且避(bi)免對任(ren)何文化、社會、國家(jia)、地域等的冒(mao)犯。
在該指導(dao)意見(jian)中(zhong),規定(ding)了總的原則及幾(ji)種“可以(yi)”(“may”)和“不可以(yi)”(“may NOT”)的情形。
1、總的原則
總(zong)的(de)原(yuan)則包括以下方面:一(yi)般描述性屬于可以用于任何名稱中、名稱應(ying)當簡短(duan)并(bing)盡可能(neng)與ICD的(de)Content Model Reference Guide2相一(yi)致(zhi),等(deng)等(deng)。
2、例示的可以及不可以的情形
2.1 可以的情(qing)形
(1) 一般描(miao)述(shu)性(xing)術語(臨(lin)床(chuang)癥狀、病(bing)例(li)過程、受影響的病(bing)原體或病(bing)理(li)學(xue)參考/系(xi)統);
(2) 具體(ti)描(miao)述性術語,如:年齡組、患者群體(ti);時程、流行病(bing)學(xue)、來源;嚴重性;季節性;引(yin)發(fa)疾病(bing)的(de)病(bing)原體(ti)及(ji)相關描(miao)述;首(shou)次發(fa)現或報道(dao)的(de)年份;等。
2.2 不可以(yi)的情形
(1) 地(di)理位(wei)置:城市、國家、地(di)區、大陸;
(2) 動物或食物的物種、群體(class)
(3) 文化、群體(ti)、工業或居住的參考
(4) 引發(fa)不正當恐懼的術(shu)語(yu)
在針(zhen)對(dui)新型冠狀病(bing)毒引發的(de)疾(ji)病(bing)的(de)命名中,世界衛(wei)生組(zu)織考慮(lv)到了上述的(de)因素。
對疾病的命名名稱較簡短,在命名中涉及年份(19)、引發疾病的病原體(“CO”-冠狀病毒)。
并且,根(gen)據世界衛(wei)生組(zu)織在(zai)推特中也(ye)提到的(de)信息,這可能是未來對冠(guan)狀(zhuang)病毒引(yin)發(fa)的(de)疾(ji)病的(de)命名標準。
病毒的分類和命名
一、從(cong)生物學分類說(shuo)起
一般在生物(wu)學上,按照階元(yuan)系(xi)統進行分類,通常包括七個主要級(ji)別: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shi)基本(ben)單(dan)元(yuan)。從界到(dao)種,范(fan)圍(wei)逐步縮(suo)小(xiao)。
在(zai)(zai)生(sheng)物(wu)學(xue)上,一般通過雙名(ming)(ming)(ming)(ming)法(屬+種)對“種”進(jin)行命名(ming)(ming)(ming)(ming),使得(de)每一個“種”的(de)名(ming)(ming)(ming)(ming)字(zi)是(shi)唯一的(de),不(bu)會重(zhong)名(ming)(ming)(ming)(ming)。比如(ru)(ru)(ru),人(ren)類(lei)(在(zai)(zai)分(fen)類(lei)學(xue)上稱為(wei)(wei)“智(zhi)人(ren)”的(de)種名(ming)(ming)(ming)(ming)為(wei)(wei)“Homo sapiens”。在(zai)(zai)微(wei)生(sheng)物(wu)王國里,廣為(wei)(wei)人(ren)知(zhi)的(de)釀酒酵母的(de)種名(ming)(ming)(ming)(ming)為(wei)(we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如(ru)(ru)(ru)果將“屬”比作一個家庭(ting)的(de)話,“種”就像(xiang)這個家庭(ting)里的(de)眾兄弟姐妹;從名(ming)(ming)(ming)(ming)字(zi)的(de)角度,“屬”名(ming)(ming)(ming)(ming)就好像(xiang)是(shi)“姓”(如(ru)(ru)(ru)Saccharomyces),“種”名(ming)(ming)(ming)(ming)就好像(xiang)是(shi)“名(ming)(ming)(ming)(ming)”(如(ru)(ru)(ru)cerevisiae)。
二、病毒的名字是怎么取(qu)的?
如(ru)上文提到(dao),一般(ban)采用雙名法對“種”進(jin)行命名。然而,病(bing)毒(du)卻屬于“不一般(ban)”的一類。
根據現有(you)的(de)對病毒的(de)命名,可謂(wei)多彩紛呈、五(wu)花八門,兩個(ge)字(zi)、三(san)個(ge)字(zi)、多個(ge)字(zi)的(de)名字(zi)都(dou)有(you)。就像我(wo)們生活(huo)中取名字(zi)一樣,病毒的(de)名字(zi)也有(you)不同的(de)“寓意”。
下表例示(shi)了一些病毒“種”名(ming)(ming)的命名(ming)(ming)方式(shi)及其解讀:
在(zai)生物學上,一(yi)般通過(guo)雙名(ming)(ming)法(屬+種)對(dui)“種”進行命名(ming)(ming),使(shi)得(de)每一(yi)個“種”的(de)名(ming)(ming)字是(shi)唯一(yi)的(de),不(bu)會重名(ming)(ming)。
比如(ru),人(ren)類(在分(fen)類學上稱為(wei)“智人(ren)”的種名(ming)為(wei)“Homo sapiens”。在微生物王國里(li),廣為(wei)人(ren)知的釀酒(jiu)酵母的種名(ming)為(we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如(ru)果將“屬(shu)”比作(zuo)一個家庭的話,“種”就像(xiang)(xiang)這個家庭里(li)的眾兄弟姐妹;從名(ming)字(zi)的角度(du),“屬(shu)”名(ming)就好像(xiang)(xiang)是“姓”(如(ru)Saccharomyces),“種”名(ming)就好像(xiang)(xiang)是“名(ming)”(如(ru)cerevisiae)。
下表例示了(le)一些(xie)病毒“種”名(ming)的命名(ming)方式及其解讀:

1、以宿主開(kai)始的命名方式
表(biao)1
種名構成(cheng) |
示例 |
宿主的屬 + “virus” + 噬菌體(ti)名稱 |
Escherichia virus T4 |
宿主的(de)科(ke) (部(bu)分) + 亞科(ke) + 數字 |
Suid alphaherpesvirus 1 |
宿主群體(ti) + 數字 + 屬 |
Mammalian 1 bornavirus |
宿主(zhu)通用(yong)名 + 特征 + “virus” |
Alfalfa mosaic virus |
宿主的種 + “virus” |
Cafeteria roenbergensis virus |
宿主通用(yong)名+ “virus” + 字(zi)母 |
Potato virus X |
宿主(zhu)的種 + 基(ji)因組 + “virus” + 數字 |
Rhizosolenia setigera RNA virus 01 |
宿主通用名+特征+ 屬 |
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 |
宿主通用名+ 屬(shu) + 字(zi)母 |
Human mastadenovirus C |
宿主的種 + 毒粒特征 |
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
宿主的屬 + 字母 + “virus” |
Drosophila X virus |
宿主的種 + 屬 + 數字 |
Rosellinia necatrix quadrivirus 1 |
2、以屬名開始(shi)的命名方式
表2
種名構成(cheng) |
示(shi)例 |
屬名 + 數字 |
Alphacoronavirus 1 |
屬名 + 字(zi)母 |
Cardiovirus A |
屬名 + 縮(suo)略詞 |
Lambdaarterivirus afriporav |
3、以(yi)地點開始的命(ming)名方式
表(biao)3
種名構成 |
示例(li) |
地點-virus + 屬 |
Senegalvirus marseillevirus |
地點 + “virus” |
Sapporo病(bing)毒(Sapporo virus) |
地點-virus |
Lausannevirus |
地點 + 屬 |
Lassa mammarenavirus |
4、以疾病開始(shi)的命(ming)名方式
表4
種名構成 |
示例(li) |
疾病 + “virus“ |
科洛拉多蜱熱病毒(du)(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 |
疾病 + 地(di)點 + “virus” |
番茄黃葉卷(juan)曲印尼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Indonesia virus) |
以上命(ming)(ming)名(ming)方式為例示性而并非窮舉,在實際(ji)命(ming)(ming)名(ming)中可(ke)能會有更多種(zhong)組合或者變化。
以上命名(ming)方式為例示(shi)性而并(bing)非窮(qiong)舉,在實際命名(ming)中可能會有(you)更多種組合或者變化。
三、冠狀(zhuang)病毒的命(ming)名方式(shi)
新型冠狀病(bing)毒(du)屬于β冠狀病(bing)毒(du)(“Betacoronavirus”)屬,在此以(yi)“Betacoronavirus”屬的冠狀病(bing)毒(du)命名為示例(li)。
表5
“Betacoronavirus”屬(shu)病毒(du)的種(zhong)名 |
命(ming)名方式 |
β冠狀病毒(du)1(Betacoronavirus 1) |
以屬(shu)名(ming)開始 |
China Rattus coronavirus HKU24 |
以地點開始 |
人冠狀病毒HKU1(Human coronavirus HKU1) |
以宿(su)主開始(shi) |
鼠冠狀病毒(Murine coronavirus) |
以(yi)宿主開始 |
蝙蝠Hp-β冠狀病毒Zhejiang2013(Bat Hp-betacoronavirus Zhejiang2013) |
以(yi)宿主開始 |
刺(ci)猬(wei)冠狀(zhuang)病(bing)毒1(Hedgehog coronavirus 1) |
以宿主(zhu)開始(shi) |
中東呼吸綜合征相關冠狀病(bing)毒(du)(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
以疾病開(kai)始 |
伏蝙蝠冠狀病毒(du)HKU5(Pipistrellus bat coronavirus HKU5) |
以宿主開(kai)始 |
扁(bian)顱蝠冠狀病(bing)毒HKU4(Tylonycteris bat coronavirus HKU4) |
以宿主開始(shi) |
棕果蝠冠狀病毒GCCDC1(Rousettus bat coronavirus GCCDC1) |
以宿主開始 |
棕果蝠冠狀病毒HKU9(Rousettus bat coronavirus HKU9) |
以宿主開始 |
嚴重(zhong)急性呼吸(xi)綜合(he)征相關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
以(yi)疾病開始 |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