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正式納入《國際疾病分類》
來源:新華社 作者:劉曲 時間:2019-5-27 閱讀:
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de)第72屆世(shi)界(jie)衛生大(da)會(hui)25日審議(yi)通(tong)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ci)修訂本》,首次(ci)將(jiang)起源(yuan)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其(qi)中。這是中國政(zheng)府和中醫專家(jia)歷(li)經10余年持續努力取得的寶貴成(cheng)果。
世界衛生組織《總(zong)干事報告(gao)》指出,《國際疾病(bing)分類第11次(ci)修(xiu)訂本》包括一個(ge)題為(wei)“傳統醫學病證——模塊1”的補充章節,將(jiang)(jiang)起(qi)源于古代中國(guo)且當前在(zai)中國(guo)、日(ri)本、韓國(guo)等國(guo)家普(pu)遍(bian)使用(yong)的傳(chuan)統(tong)醫學(xue)病(bing)證進(jin)行了分(fen)類。將(jiang)(jiang)有關傳(chuan)統(tong)醫學(xue)的補充章節納入《國(guo)際疾病(bing)分(fen)類》使人們首次能夠統(tong)計傳(chuan)統(tong)醫學(xue)服(fu)務和(he)就(jiu)醫情況,評(ping)估其形式、頻率、有效(xiao)性、安全(quan)性等,并可與主流醫學(xue)和(he)研究進(jin)行對比。
《國(guo)(guo)際(ji)(ji)疾病(bing)分(fen)類(lei)(lei)》是(shi)世衛組織(zhi)制定頒布(bu)的、國(guo)(guo)際(ji)(ji)統一的疾病(bing)分(fen)類(lei)(lei)標(biao)準,是(shi)各國(guo)(guo)政府在醫(yi)療、管理、教(jiao)學(xue)、科(ke)研以及政策制定方面,關于疾病(bing)分(fen)類(lei)(lei)的規范性標(biao)準,是(shi)全球衛生健康領(ling)域具有權威性的基礎和通用標(biao)準之一。
世衛(wei)組(zu)織傳統醫(yi)(yi)學(xue)、補充醫(yi)(yi)學(xue)與整合醫(yi)(yi)學(xue)處(chu)處(chu)長張(zhang)奇表示(shi),將傳統醫(yi)(yi)學(xue)納入《國際疾病分類》,標志著以世衛(wei)組(zu)織為代表的整個國際公共衛(wei)生系統對包(bao)括中(zhong)醫(yi)(yi)藥以及(ji)來源于中(zhong)醫(yi)(yi)藥的這(zhe)(zhe)部分傳統醫(yi)(yi)學(xue)價值的認可,同時也是對中(zhong)醫(yi)(yi)藥在(zai)中(zhong)國、在(zai)國際上應(ying)用(yong)越來越多這(zhe)(zhe)一現實(shi)的認可。“可以說,納入(ru)本身(shen)對中(zhong)醫(yi)藥(yao)具(ju)有里程碑意義(yi)。”
《國際疾病分類》歷經(jing)百(bai)年已經(jing)過(guo)10次修訂,并(bing)于2007年啟動第11次修訂(ding)工(gong)作(zuo)。在世衛組(zu)織牽頭組(zu)織和(he)技術指導(dao)下,在中國(guo)與(yu)相(xiang)關國(guo)家的通力合作(zuo)下,《國(guo)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最終建立了以中醫(yi)藥為基礎(chu),兼顧(gu)日韓(han)傳(chuan)統(tong)醫(yi)學內容的病證分類體(ti)系,推動了傳(chuan)統(tong)醫(yi)學150條(tiao)疾病和(he)196條(tiao)證候條(tiao)目納(na)入《國際疾病分類(lei)第11次修訂本(ben)》傳(chuan)統醫學章節(jie)。
納入(ru)《國際(ji)疾(ji)(ji)病分類》后,中(zhong)醫(yi)藥具(ju)體對哪(na)些人群(qun)、哪(na)些疾(ji)(ji)病有效,相關數據(ju)不僅可以從中(zhong)國收集,還能在國際(ji)上(shang)更廣(guang)泛(fan)地收集,因此可為中(zhong)醫(yi)藥臨(lin)床研究提(ti)供更多、更可靠(kao)的依據(ju)。
上篇:
下篇: